讲师:杭鹭 Hang Lu
DDI大中华区产品研发经理
职场中,有些领导者一直充满信心,认为用自己过往的经验能够完全胜任本职工作,甚至更高阶的职责,但数据却为我们呈现出了另一幅画面……
我们看到在很多企业里,不少领导者还未适应当前的职位,就又被提拔到更高的位置上。很多时候,这些「毫无准备」的领导者将面临着更大的复杂度和风险性,而又因为级别更高了,一旦失败,产生的影响不可估计。因此,随着领导者在组织内部的不断发展与成长,他们需要迫切知道「下一步怎么走」。然而,并非所有的领导者都能意识到过往的能力已不再能应对当前的层级,于是部分领导者早早地就沦为了平庸。
那么,什么样的能力会成为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关卡」呢?自2009年以来的中国领导者评鉴数据中给出了答案。
首先,中基层到中高层的转型关键在于站高一层看问题。从数据中我们观察到,不同领域的能力对于这两个层级的领导者而言有着明显的趋势差异。其中,在「推变革」这一领域上,例如「推动创新」、「领导变革」等能力,中基层领导者的掌握度还不错,但中高层领导者的掌握度普遍连一半都没有达到;同样地,在「拓影响」的相关能力上,中高层领导者离中基层领导者之间的差距更大。但也有例外,在「带团队」这一领域,例如「领导团队」、「授权」,两个层级的得分都不错,也几乎没有什么差距,说明中国领导者的普遍优势在于带团队获得具体成果。
中基层的主要职责是「做」,而中高层如果还停留在这一阶段显然不是一名合格的领导者。面对复杂的环境,中高层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制定策略,让所有人一起做,这样才能解决更棘手的问题。
接下来,是更高一级的转型。对于高管来说,要做的事情是替企业寻找机会和方向,并且整合一切可用的资源。然而,从评鉴的结果来看,这几项挑战对于中国高管而言,将会是在短期内迎来的巨大挑战。
就数据看来,在「找机会」相关的能力上,虽然中高管和高管的表现都不理想,但高管的掌握度相对更为薄弱;相比之下,在「定方向」和「建人脉」的领域中,虽然两个层级的领导者相对掌握程度都还可以,但高管的得分明显低于中高管,说明准备度相当不足。
中国高管更习惯于把握眼前机会,还是没有跳脱出日常琐碎的常规事务。所有人都应该感受到了目前国内发展的速度逐渐放缓,优秀的「舵手」又很稀有,那是否拥有这种有着长远战略眼光的高管就成为了企业突出重围的关键。
如果,我们把能力单独拿出来,把所有层级都集中放在一起,哪些关键能力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呢?从结果上我们看到:决策能力随着层级的下降而变弱,而执行、影响力和辅导则随着层级的升高而变弱。这也折射出目前组织内部领导力分布的不均。
领导者所处的组织层级越高,在做决策与洞察业务方面表现越好。这项数据趋势的其中一面,反映出有很强决策能力的群体在过去是脱颖而出的;另一面,决策能力的提升,需要足够的练习与实战积累。在你的组织中,决策都是由谁来做的呢?是集体的力量还是高层的集权?我相信多数组织还是后者居多吧。
执行这项能力的趋势恰恰相反,领导者所处的层级越高,在这方面表现越差。在这背后,说明不同层级的执行对象很模糊。拆开来看,基层的执行,是用自己的力量不断往前推进任务;而对于高管来说,要做的是定规则、定流程,具体的推进是下属的任务。所以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企业是这样:领导者大多着眼于眼前的利益,想办法让利益最大化,让下属大量加班促成任务的尽快完成。但下一步呢?很多时候是之后事情之后再说了。
再来看看另一类能力,领导者的「基本功」,如「辅导」和「影响力」。从数据中我们观察到,在基层职位上就已接触掌握的能力,到了高层反而变弱了。其实这背后的最大阻碍,来自理念与思维模式的转变。这两项能力都有「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一面。随着层级变高,领导者需要影响或辅导的情境及对象变得更加复杂,要处理的问题和应对的挑战完全和中基层不同。
高层要进行的「辅导」,不是手把手教下属怎么做,而是真正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与对职业的期望,俗称「打鸡血」。高层要实现的影响,也不再简单让别人支持某件事,而是要做个更宏大的愿景,俗称「画大饼」,这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已经不仅仅是调整方法那么简单。
所以我们需要帮助领导者知道今后的问题会出现在哪里,也得有一个更科学的培养体系。否则在高层的位置上,而仍然保持中基层的做法,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但残酷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领导技能都练了就有效。越往组织高层,越需要加入更多的认知转变与对环境的正确解读,才不会让领导者产生自我定位偏差。
总体而言,转型不到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做得很糟糕但还盲目自信,这就会往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扫描上方二维码
获取更多语音系列